艺术评论

艺术头条

联系我们

暂无内容

艺术评论

书画鉴藏有学问

加入日期:2013/6/9 来源:嘉鸿艺术网
谈到书画鉴定,讲来非常惭愧。书画鉴定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,科学昌明发达到今天21世纪,但我们鉴定中国的传统书画,什么科学仪器、新式武器都用不上。比如说陶瓷还可以测定炭14,而书画,再先进的科学仪器都用不上,无法给它“搭脉”。今天的字画鉴定还是在用1000多年前沿袭到现在的方法,我给它取了一个名称,叫“目测心验法”。就是凭眼睛去测定,再根据几十年来自己学习、实践得到的经验作综合推敲。
  现在看字画,总是要请老先生来看。记得上世纪80年代,我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文物商店,一些老先生、老太太拿了自己收藏的东西,到文物商店鉴定。当时文物商店的经理是专门鉴定字画的,年纪比我还小一些。老人家就说:“这个人年纪那么轻,鉴定什么字画?不行不行,叫两个老先生来。”而实际上,文物商店是有两位老先生,但他们不是鉴定书画的,而是鉴定瓷器的。可是老人家就相信年龄。最后,老先生还是要去问鉴定字画的经理,回过头再经他的口告诉老人家。所以,人们更愿意相信年龄,而不是水平。
  当然,经验需要积累,适当的年龄也是鉴定家需要的。但事实上,艺术是有标准的,真假也是有标准的。只要你真正研究透、研究深,而且你没有到老眼昏花的程度,也不受金钱的干扰,始终坚持一个鉴定家的道德操守,那么,你的观点是可以得到公认的。我们现在有时候问题出在哪里呢?他讲他是鉴定家,可真功夫却不一定足。比如我自己,我不敢讲是字画都敢鉴定,宋画我就鉴定不了。人家让我看吴昌硕,我说可以,让我看林风眠,我就不敢讲我能看。为什么?因为我没有认真研究过林风眠。我敢鉴定吴昌硕,是因为我有这个真功夫在里面。吴昌硕20多岁的时候字是怎么写的?30多岁的时候字怎么写?他的行书怎么写?他的篆书怎么写?什么时候开始变?哪年形成什么样的风格?到哪一年又开始变了?他画画,60岁的时候什么样子?75岁左右什么样子?80岁到84岁又是什么样子?对这些东西都了然于胸了,然后人家叫你鉴定一张吴昌硕的字画,就算上面没有年份,你也能知道这东西大概是哪一年的。所以,鉴定都是跟了解的深度、研究的深度联系在一起的。
  鉴定家最可怕的是那种样样都会的,不仅唐宋元明清的书画可以鉴定,陶瓷、杂件、竹木牙雕照样可以鉴定。如果是这样的鉴定家,我只能说,对不起,我不敢请教。
  有些朋友会讲,你说了那么多书画鉴定,到底最最重要的一条是什么?就是一根线条。如果要进一步研究书画,这一点一定要记住。鉴定最最关键的一点,就是看一根线条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
  如果我要做人家一张假画,构图是人家的、造型是人家的、色彩是人家的,这都搬来就是了。但最最难的就是线条,你要完全做到像原作一样,不容易,真的不容易!研究中国书画的人,为什么有的时候一看这张字或者一看这张画就知道是谁的,因为研究过他的线条。有的时候最简单的东西是最本质的东西,因为这根线条画过去的时候,它的旋律、节奏、轻重等等,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差异。线条里面有一个人的功力、学识、阅历、心情,甚至于包括美学和哲学。我讲这个话,绝对不夸张。
  上世纪70年代,我经常和我的老师谢稚柳先生到外地的博物馆去。博物馆的人知道谢老来了,总是要拿一些有疑惑的字画请教他。当工作人员将卷轴打开到只露出第一个字,或者是山水画只出来一个树头,谢老马上就报名字了,这个是渐江的,这个是石涛的,这个是谁谁谁的。画都没有看全,就看到上面的一根线条,那么一点点,你怎么就知道是谁的呢?因为鉴定字画的本质就是一根线条。线条可以粗、可以细,可以方,可以圆,可以是喝醉酒以后的放松,也可以是精神特别好时的严峻,但始终还是体现出作者独一无二的性格。所以,一张画拉开,一根树枝出来,凭树枝的线条节奏、笔墨感觉,基本可以断定这张画是谁的。当然,不能讲一点也没有差错。碰到张大千这样的高手,他能把笔墨感觉把握得和原作基本接近,那时,就有可能看错。
  书画鉴定,一根线条是重中之重。看起来这根线条非常抽象,但是你真正下功夫去研究它、了解它、把握它,就可以从这根非常抽象的线条里面看到一个活生生的、具有个性的、非常具象的东西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,你家里有三个孩子,如果你真的对他们非常了解,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一起,你在二楼,他们在一楼,任何一个人上楼梯,两节楼梯一跑,你就知道,这是老二来了,那是老三来了。凭什么你人都没见到就知道这是老二,那个是老三?因为脚步声里反应了他整个的性格。鉴定字画也像这个,你了解它越深,你就把握得越准,道理差不多的。(摘自《书与画》2013年第2期)





·向上:“君子之风”不可丢——从开笔会、办画展、出画册的门槛说起(2013/6/9)
·向下:高手过招闹画坛(2013/6/9)
QQ咨询
网上订购